最近这几天,日本政坛可谓风起云涌。刚刚结束的第27届参议院选举,自民党和公明党惨败,失去了参议院的多数席位。这场败仗的“账”杠杆配资公司网站,自然算到了作为自民党总裁的石破茂首相的头上。自民党内 “石破降ろし”(逼宫石破下台)的声浪此起彼伏,、等重量级人物的动作频频,自民党青年局和奈良、栃木、茨城、爱媛等县的自民党地方委员会也纷纷发表声明,要求石破立即辞职,试图将石破推下首相宝座。
就在一阵阵“逼宫”的浪潮中,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:在社交平台X(原推特)上,“#石破辞めるな”(石破别辞职)竟然在短短24小时内冲上热搜榜,达到了7万多条发帖量!
这意味着,日本社会在围绕“石破茂首相该走,还是该留”的问题上,出现了严重分裂,而这一分裂爆发在社交平台上,显示日本的政治已经开始从“政党政治”向“民意政治”转化。
日本社交平台上为什么会突然出现拥护石破茂的巨大舆情?
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是日本人开始感觉到,石破茂不应该成为“背锅侠”。
他们认为,参院选的大败并非石破一人之过,而是自民党长期积累的“负的遗产”所致。自民党近年来的派阀政治资金丑闻、黑金问题让公众信任度一再下滑,这些问题早在石破上台前就已根深蒂固。网友写道:“负的遗产全让石破一人背,谁当首相也解决不了!”
石破茂在2024年9月艰难当选自民党总裁,接手的却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。派阀解散的余波、物价高涨的民怨、以及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压力,都让石破的执政之路步履维艰。他试图通过1人2万至4万日元的现金补贴、放出储备米以平抑米价等政策挽回民心,但这些努力在选举前的短暂时间内难以扭转大局。网友们看在眼里,觉得石破虽败,却非全然无功。
虽然这次选举的确是一次大败,但不少人提出了一个问题:
“这三十年来日本衰退,是石破一个人造成的吗?现在让他辞职,太不公平!”
“总理大臣换了好几个了,失落的三十年是一个人能扛下的吗?”
“石破做得不完美,但他至少愿意直面问题,不像别人只会做表面功夫。”
而这些话,引发了大量的共鸣。
网络上支持石破的另一大原因,是对“后石破”时代的担忧。
石破要是辞职,那谁来接班?这一点,反而成了很多网友担心的焦点。因为目前最被看好的“后石破时代”人选,正是保守派代表——高市早苗。
这位前经济安保担当大臣,强硬、铁腕,右倾色彩强烈,属于典型的“鹰派”。她的上位,对很多倾向中道或自由派立场的选民来说,是一件令人心生警惕的事情。
高市早苗与石破茂
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:“不怕换将,就怕换错将。”
在X平台上,日本网友直言:“如果石破下台,换成高市早苗,那日本就完了!”
“高市上台,保守化会更严重,石破至少还算温和。”
“石破虽然不完美,但比高市强。”
“高市、麻生、小泉,这些人上来,问题只会更糟。”
石破的支持热潮中,还有一股对自民党“老面孔”的反感情绪。麻生太郎,这位自民党元老,因2009年都议选和参院选的双重失利被石破要求辞职,至今被认为对石破怀有私怨。 近期,麻生与旧安倍派成员世耕弘成的会谈,以及他公开表示“绝不承认石破继续留任”的言论,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弹。X上有人写道:
在“选谁不如继续选石破”的心理下,“#石破辞めるな”迅速成为共识。不是因为大家盲目崇拜石破,而是因为相比之下,他更让人安心。
尤其是日美之间达成了相互关税降至15%的协议,在网络上被称为“石破外交的胜利”。不少留言指出:
“面对特朗普的高压,石破茂还能搞定这件事,说明他还是有能力的。”
“石破是被党内斗争牺牲的替罪羊。”
“该辞职的应该是麻生太郎吧!那老家伙还想操控一切?”
“石破别走,麻生才该退场!”
石破茂的这一份实绩,让一部分本来观望的日本民众开始动摇,甚至转而发声支持。
其实,石破茂是一位很特别的政治人物。他并不是属于自民党最核心的“主流派”,但却在社会基层,有着一种说不清的“人情味”和信任度。
他是个铁道迷,对日本全国的火车线路如数家珍;他也喜欢偶像文化,不少年轻人因此觉得这个“老头子”,还蛮亲切。
这一点,在冰冷的政治圈里,反而成了石破的“杀手锏”。
正如鸟取大学教授盐泽健一所说:“石破身上那种‘有点宅、有点呆、但很真实’的气质,反而让他在网络世代中赢得了一种亲和力。”
尤其是在这个政治丑闻不断、“派阀政治”丛生的时代,像石破这样没有明显派阀背景、又喜欢和人实话实说的首相,反而显得“像个人”。
如今,“石破辞不辞”,不再只是一个党内斗争的问题,而变成了一个社会议题,甚至是一场“网络上的公投”。
谁说话更大声?谁的支持更能影响局势?这一刻,不是电视上的评论员说了算,而是网友们一句句看似平凡但饱含深情的留言:
“不要走,我们还没绝望。”
“你不辞职,是为了我们这些还相信你的人。”
在这个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,真正的“民意”,往往在你意想不到的角落被点燃。
石破茂,不是一位完美的首相。但他却可能是目前这张政治棋盘上,最容易被普通人理解和接受的一枚棋子。
而七万条“别辞职”的呼声,不过是这些人发出的一个共同声音:
我们不是支持失败,而是不希望再次被失望!
迎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